从布商大厦舞台到上音大师课堂让世界了解中国音乐的魅力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6-24

  夜晚的灯光穿透文艺复兴风格的柱廊,莱比锡布商大厦门德尔松音乐厅的每一根石柱都开始低吟——这座始建于1781年、承载着两个多世纪音乐灵魂的殿堂,始终保持着对声音最虔诚的敬意。

  门德尔松曾在此执棒,瓦格纳曾在此构思乐剧,而今,这座音乐厅又见证了中-欧艺术歌曲的对线月,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与德国钢琴家哈特穆特·霍尔共同呈现了一场以中-欧艺术歌曲为主题的特别音乐会。

  “能在巴赫曾经创作和生活的城市演出,我感到无比荣幸。”廖昌永表示,“希望通过中国艺术歌曲这一体裁,呈现中华文化的声音,让更多国际观众从中理解其情感深度与艺术价值。”而这座奇妙的“巴赫之城”,也曾是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人之一萧友梅先生当年赴德留学的地方,他曾经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和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艺术歌曲”四个中文字,正是由萧友梅从德语“kunstlied”翻译而来。

  本场音乐会曲目包含托斯蒂经典的艺术歌曲《最后的歌》《我不再爱你》《忧伤》等5首,又有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春思曲》《大江东去》等12首作品,以及马勒艺术歌曲套曲《青年旅人之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艺术歌曲部分乐谱全部采用由廖昌永教授主编、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玫瑰三愿:中国艺术歌曲16首》。而大熊出版社1719年就是在莱比锡创立的,是世界上第一家音乐出版社,享誉全球。

  而今,莱比锡又迎来廖昌永和哈特穆特·霍尔,两位来自中德两国的世界知名音乐家带来的“中-欧艺术歌曲”音乐会在此首次亮相,正是上海与莱比锡这两座音乐城市历史记忆的当代延伸。

  在莱比锡,演出之余廖昌永还携大提琴家、上音管弦系教授王健,作曲指挥系教授沈叶,上音棱境三重奏等上音师生参加在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举办的“室内乐艺术周”学术系列活动,并与德国青年音乐家及代表围绕艺术歌曲的创作、演绎与教育开展深入交流?

  王健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弦乐学生献上近3小时的大师课,剖析节奏、音色与协作的奥秘。学生奥尔昆·帕拉表示:“老师关注的许多细节,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这些新的思考方式为我们的演奏增添了更深的层次。”

  而在弗赖堡音乐学院,廖昌永则开启了为期两天的中国艺术歌曲与歌剧选段大师课,细致剖析中国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的演唱技艺与文化内核,引领德国师生走进中国声乐的诗意世界。弗院院长路德维希·霍特迈尔教授盛赞:“这些课程让我们看到中国音乐的精妙,尤其是语言与音乐的共生关系,这对我们的声乐教学是重要补充。”

  此行,上音还与莱比锡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音乐与戏剧学院正式签署两校交流备忘录及弦乐室内乐交换生项目协议;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也与上音围绕上音-大熊版《中国艺术歌曲》第二辑的出版计划,以及2026年舞台演出与学术合作的愿景,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交流。

  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通过“中国艺术歌曲海外展演项目”等多项活动,将中华优秀音乐文化带向国际舞台。此次赴德交流活动就是“中国艺术歌曲海外展演项目”的重要成果,通过音乐会、学术交流与校际合作,助力中国音乐教育国际化,也为德国音乐界打开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


电话:蓝狮在线注册
联系:蓝狮平台登录
主管:蓝狮注册登录
邮箱:蓝狮平台注册
网址:www.ltsnzp.com
底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网站地图 txt地图 xml地图  
首页=蓝狮在线注册=蓝狮注册资讯网站平台  QQ:蓝狮注册登录
友情链接: 织梦CMS官方 DedeCMS维基手册 织梦技术论坛